24日,中國銀行A股股價再度下跌,跌幅為0.87%,遭遇“三連跌”,本周累計跌幅已達4.19%,市值蒸發(fā)逾440億元人民幣。
近日,中國銀行陷入“原油寶事件”風波。美國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跌入史無前例的負40美元附近,令中國國內的一些“紙原油”產品陷入風波,中國銀行的“紙原油”產品原油寶就出現多頭投資人爆倉“倒貼”的風波。
一般情況而言,“紙原油”投資最不濟就是本金虧凈被平倉,但按照目前中國銀行原油寶的情況,投資人不僅虧光保證金,還可能倒欠銀行巨款、背負巨債,引發(fā)極大爭議。
對此,中國銀行近日發(fā)布說明稱,為排除當日結算價為負值是由于交易所系統故障等非正常原因造成錯價的情況,中行積極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及市場參與者聯系求證,因此暫停掛鉤美油合約的原油寶產品交易一天,未影響客戶權益。目前,主要參與者仍將根據交易所規(guī)則參考該結算價進行結算。中國銀行已依據事先約定完成5月合約的到期處理。
中國銀行進一步表示,對于原油寶產品,市場價格不為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fā)強制平倉。對于已確定進入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的,將按結算價為客戶完成到期處理,不再盯市、強平。
上述聲明發(fā)布后,仍有分析人士提出質疑。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李峰表示,中國銀行即使沒有違反合約,但也展示了在這種交易過程當中的不專業(yè)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