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網報道,德國不來梅大學的一個自然科學研究機構近日在《通訊-地球與環(huán)境》雜志發(fā)表文章稱,至本世紀末,里海海平面將下降9至18米,這將對水體本身及沿岸環(huán)境造成嚴重影響。
該機構稱,目前里海海平面每年下降6至7厘米,在里海北部和東南部沿岸地區(qū)已呈現咸海儲水量劇烈減少過程中曾出現的現象。如果水位下降勢頭得不到有效控制,里海將重蹈咸海覆轍。位于中亞的咸海1960年前曾是世界第四大湖,目前蓄水量僅為原來的1/13,沿岸地區(qū)因此出現了500萬公頃沙漠化土地。
文章表示,如果水位下降9米,里海面積將縮減23%;如果水位下降18米,面積將縮減34%。這將導致里海水域魚類數量大量減少,甚至滅絕。
哈薩克斯坦《實業(yè)報》網站稱,里海的水位下降問題或與該地區(qū)的干旱程度加劇有關,“這發(fā)生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該網站援引專家建議指出,各方需立即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彌補“失去的寶貴時間”。
近年來,里海水位下降問題已引起沿岸五國的高度關注。特別是2019年首屆里海經濟論壇舉辦以來,各方就保護里海及沿岸地區(qū)環(huán)境的合作不斷加強。里海沿岸國家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