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這和“壞”膽固醇攝入過多有一定關系。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分為兩種:一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有疏通、保護血管的功能;二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其數(shù)量過多可能阻塞血管,導致血管硬化。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血液中“好”膽固醇的水平,盡量降低“壞”膽固醇水平。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研所所長胡大一教授表示,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體內“壞”膽固醇應低于3.4毫摩爾/升(130毫克/分升),最理想的水平是2.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如果控制不佳,膽固醇尤其是“壞”膽固醇升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全球進行了許多有關降低膽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研究,結果明確顯示,膽固醇降低1%,冠心病發(fā)生風險可降低2%。但如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吃得越來越“橫”,令體內“壞”膽固醇水平升高。胡大一提醒,以下六個“幫兇”會助長“壞”膽固醇的威風,一定要加以控制。
攝入過多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吃過多高油高脂的食物,會降低體內“好”膽固醇水平,這些食物包括紅肉(牛肉、羊肉、豬肉)、動物腦、內臟、全脂類食品(如全脂奶、奶油、奶酪、黃油、冰激凌)、某些油脂,以及由這些食物加工成的食品,如甜點、蛋糕、派等。
經常吃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反式脂肪來源有兩種:一類是天然的;另一類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來自部分氫化植物油,這是膳食中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包括人造奶油、油炸食品、烘焙食品等。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反式脂肪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可阻塞動脈,增加炎癥、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冠心病、糖尿病風險。
超重和肥胖。攝入過多熱量不僅會使體重增加,而且會導致肝臟合成大量膽固醇,升高“壞”膽固醇水平,增加脂肪組織沉積,讓身體不堪重負,出現(xiàn)一系列疾病。
年齡。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壞”膽固醇水平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女性停經后,“壞”膽固醇水平升高尤為明顯。
缺乏規(guī)律運動。世界醫(y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發(fā)布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超14億成年人缺乏運動,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癡呆癥和癌癥的風險更高。不愛運動的人,血液流動緩慢,“壞”膽固醇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厚厚的粥樣硬化斑塊。
疾病。甲狀腺機能減退和腎病綜合征是導致“壞”膽固醇水平升高的兩種常見病。所以,一旦查出相關疾病,更要重視控制“壞”膽固醇。
胡大一提醒,想管住“壞”膽固醇,體檢是重要手段?!吨袊扇搜惓7乐沃改稀方ㄗh,40歲以上的男性和絕經后女性,每年應進行血脂檢測;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一次空腹血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測一次血脂;具有危險因素者,如男性超過45歲、女性絕經后、吸煙、肥胖、有家族史者,應每半年到1年檢測一次。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必不可少,要保證均衡的飲食結構,戒煙限酒,適量規(guī)律運動。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將飽和脂肪控制在全日總能量的8%~10%。紅肉、動物腦、內臟都是“高脂大戶”,應少吃。烹飪方法多用蒸、煮,少用油炸。少攝入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如點心類、面包、蛋糕、奶茶,還有咖啡伴侶。有條件的每周可吃兩次深海魚,如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對血脂高的人言,只靠“少吃多動”,不能讓膽固醇指標恢復正常。約70%的“壞”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而且這種合成是不斷進行的。所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他汀和其他降膽固醇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