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北京市第259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fā)布會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11月12日0時至13日14時,本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現住北京市海淀區(qū)馬連洼街道菊園小區(qū)。本輪疫情北京本土病例累計47例,其中確診病例45例,無癥狀感染者2例。本市調整進出京管理有關措施,11月17日0時起,人員進(返)京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14日內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市、區(qū)、旗)旅居史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
本輪疫情北京本土病例累計47例
在發(fā)布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本市最新疫情。11月12日0時至13日14時,本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該病例現住北京市海淀區(qū)馬連洼街道菊園小區(qū),11月8日晚與11月11日通報的確診病例1和確診病例2在同一飯店不同包間就餐。11月11日出現頭疼、發(fā)熱等癥狀,11月12日騎車自行前往醫(yī)院就診,就診時主動告知可能與確診病例有同一餐廳就餐史,醫(yī)院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操作流程,第一時間啟動閉環(huán)管理措施。11月12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已轉至定點醫(yī)院隔離治療,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目前,正在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和密切接觸者追蹤,對相關地區(qū)立即采取封控管控等措施,管理各類風險人群。”
龐星火還介紹了本輪疫情病例相關情況。截至11月13日14時,本輪疫情北京本土病例累計4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54歲,最小3歲,最大89歲。47例陽性感染者中,確診病例45例,無癥狀感染者2例。所有確診病例按照精準施治、綜合治療原則,地壇醫(yī)院及市級多學科專家組采取每日會診、一人一策、中西醫(yī)并重的治療方案,“目前,14人治愈出院,其余33名患者病情平穩(wěn)。”
17日起人員進返京須持48小時內核酸證明和健康寶綠碼
昨天的發(fā)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介紹,近期,國內多地出現多源輸入、多點并發(fā)疫情,北京也出現京外關聯本地聚集性疫情。同時,歲末年初,各類在京會議、培訓等活動增多,為有效防范疫情傳播風險,確保首都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堅持從嚴從緊、科學精準原則,對進出京管理有關措施進行了調整。
調整措施包括,人員進(返)京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14日內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市、區(qū)、旗)旅居史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民航、鐵路、公路將加強遠端登機登車和進京檢查站查驗。環(huán)京地區(qū)通勤人員,在該措施執(zhí)行后首次進(返)京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此后每次進(返)京持14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即可,“請有進(返)京計劃的朋友提前做好準備,合理安排行程,配合查驗工作。”同時,14日內有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qū)、旗)旅居史人員非必須不進(返)京。在京人員非必須不前往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qū)、旗)。
“以上措施,自2021年11月17日0時起實施,并將根據疫情形勢變化,進行動態(tài)評估、適時調整。”徐和建補充道,有關調整情況將及時對外發(fā)布。
嚴格控制在京舉辦全國性會議
徐和建介紹,本市還將嚴格控制在京舉辦全國性會議、培訓等活動。確需舉辦的,堅持“誰舉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主辦單位要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制定專門防疫方案,嚴防涉疫風險人員參加,舉辦期間實行閉環(huán)管理,人員不得外出。承辦活動的各類酒店、賓館,要嚴格落實掃碼登記、體溫檢測要求,不得接待涉疫風險人員。
此外,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134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85次會議昨天上午召開,會議強調,要更加快速、精準開展流調溯源,加強跨區(qū)協查,第一時間鎖定密接者、次密接者等高風險人員,并落實集中醫(yī)學觀察等措施,確保各環(huán)節(jié)銜接到位、不漏一人。對感染者活動所涉及的風險點位嚴格封控。在京單位嚴格落實防疫責任,屬地做好服務保障,確保其正常運轉。
會議強調,社會面防控要毫不放松。按照相關指引,開展區(qū)域核酸檢測、定期篩查。嚴格酒店、賓館、餐飲防疫管理,公共場所嚴格落實掃碼測溫、佩戴口罩等防疫要求,加強日常監(jiān)督檢查。做好各級醫(yī)療機構防院感工作。落實快遞物流公司防疫責任,加強電商物流防疫。發(fā)揮12345市民服務熱線作用,對市民涉疫訴求接訴即辦。及時、細致公開確診病例活動軌跡,引導市民群眾履行好個人防疫責任和義務,如有時空交集主動報告,出現發(fā)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就診。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王斌 李澤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