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每日客流量有望逼近50萬人次,記者2月5日從京投樞紐管理公司獲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這項“超級工程”新年開局邁出新步伐迎來新進展。截至目前,其主體工程土方完成75%、結構完成50%,地下車站已在地面“露頭”。今年主體工程有望完成85%以上,助力該工程明年順利完工。
(資料圖片)
主體工程完成超過50%
局部完成結構封頂
地下總建筑規(guī)模約為128萬平方米,還預留了約139萬平方米的地上總建筑規(guī)模,對于如今拔地而起的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來說,其建設過程絕非一蹴而就?;貞浧疬@幾年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的施工過程,京投樞紐管理公司建設管理部徐文武依然歷歷在目。
徐文武介紹,副中心站樞紐工程有著“周期緊、體量大、難度高、環(huán)境復雜”四大特點。工程建設工期緊,自2019年11月開工以來一直伴隨著新冠疫情影響,工程降效嚴重;作為北京市蓋挖逆作面積最大的工程,其基坑土方開挖約1400萬方,最深處達45米;工程建設難度同樣頗高,由于臨近大運河,地質富水含沙,工程的止水地連墻最深達81米;工程還涉及東六環(huán)等道路導改和9類34條管線改移,甚至包括國內首次進行的直徑1米的超高壓燃氣改移,這些年來工程始終在與復雜環(huán)境“作斗爭”。不過在建設者們的巧手下,如今芙蓉東路、玉帶河大街、東六環(huán)西側路和東六環(huán)路4條市政道路已完成導改通車,經過“左騰右挪”,原被交通道路割裂的超大施工基坑已實現(xiàn)合攏。
期間,建設者攻堅克難,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不僅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每年還都超額完成年度投資建設任務。
整體來看,當前副中心站樞紐已進入主體工程的全面施工階段。徐文武介紹,截至2022年底,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已完成超過50%,車站主體工程局部完成結構封頂,已累計完成總投資額的36%。
目前,01標段(中鐵建設、中鐵十六局、北京建工)正在進行逆作樁柱施工和結構施工;02標段(中鐵建工、北京城建)地下B2、B3層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正在進行B1層鋼結構施工,部分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封頂;03標段(北京住總、中建一局、中建四局)、04標段(北京市政)的區(qū)域基坑均已開挖到底,正在進行底板結構施工。各參建單位搶抓開年機遇,全力推進節(jié)后復工復產,力爭開好局、起好步,為實現(xiàn)第一季度開門紅夯實基礎。
提速加碼推進地下樞紐施工
今年底主體工程有望完成85%以上
春節(jié)不停工,施工不降速。西起北運河東岸,東至東六環(huán)外路縣古城遺址區(qū),正月里,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施工正酣。北京建工、中鐵十六局、中建一局、北京市政等各大參建單位的施工者們頂著嚴寒大干快上,運輸車輛川流不息出入于各標段工地,各式大型施工機械與建筑機器齊上陣,全力以赴抓搶施工進度,順利完成了一項項最新關鍵施工節(jié)點。
在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04標段02B基坑明挖區(qū),樁基施工、平谷線圍護樁、格構柱、02B基坑西側及平谷線地連墻、平谷線圍護樁冠梁已全部完成,蓋挖逆作區(qū)頂板和B1層底板同樣已全部完工。預計到2月10日,該項目的平谷線“坑中坑”施工區(qū)也將實現(xiàn)首倉見底。屆時建設者們將從這里開始澆筑底板,并往上逐層搭建相關結構與設施。
“春節(jié)期間,我們組織了2個標段的3家施工單位連續(xù)施工,約800名一線建設者堅守崗位,加快關鍵工程的施工進度。”徐文武表示,截至2月4日,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在施的11家施工總包單位均已全部復工,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約有2500人。
目前,建設者們正在全力以赴提速加碼推進地下樞紐施工,這部分工程的總體規(guī)模約為128萬平米。徐文武介紹,這座龐大的“地下樞紐”集成城際鐵路、軌道交通、接駁場站、市政配套、公共服務空間、綜合交通樞紐等功能,涵蓋京唐城際、城際聯(lián)絡線2條城際鐵路、1條市郊鐵路(預留)、4條軌道交通、1座碼頭和15條公交接駁線路。
預計今年下半年,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將啟動設備安裝、裝修工程,7月將達到施工高峰期,屆時參建人員預計將超過8000人。到今年底,該工程主體工程有望完成85%以上。
快速銜接“中心城”
形成1小時京津冀都市圈交通
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是《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6年-2035年)》確定的北京市服務全國的客運樞紐之一,也是落實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國家戰(zhàn)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標志性工程,總用地規(guī)模約為61公頃。
據介紹,該項目的可研批復估算投資約為318億元。建成后,它會成為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每日客流量將逼近50萬人次。
地下樞紐、地上城市,站城融合的理念被貫穿于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過程的始終。副中心樞紐地上預留總建筑規(guī)模約為139萬平方米,將建設城市綜合體涵蓋辦公、商業(yè)、公寓、酒店等多種業(yè)態(tài),構建“TOD生態(tài)圈”,完善城市功能,補齊區(qū)域公共服務,打造城市會客廳,形成副中心的活力中心,促進樞紐與城市融合發(fā)展,助力本市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該項目還規(guī)劃建設文化地標—— “京帆”車站屋蓋,以運河之“帆”為題,打造檐下綠色城市會客廳,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場所,向四海賓朋展示副中心的城市魅力。未來當市民走近這座人文樞紐,在感受千年之城“千帆競連”歷史文化意味的同時,還將在陽光的引導下步入32米的地下深處,進入這處“花園”式的陽光站臺,感受到地下三層一體的“陽光樞紐”。
這里的神奇之處還不止于此,地上地下交通一體化將實現(xiàn)多進多出的立體接駁,可多種交通高效換乘,其中最小換乘距離僅有50米。
在北運河東岸,副中心樞紐還規(guī)劃建設了一處運河碼頭。未來乘上一葉扁舟,市民可感受副中心水城共融特色,來一趟乘船暢游京津冀的燕趙大地神奇之旅。
“副中心樞紐還是一處‘綠色樞紐’,將助力本市‘雙碳’目標的實現(xiàn)。”徐文武介紹,采用中深層地熱為基荷與市政熱力耦合的供熱方式,這里已率先建成北京首個2745米中深層地熱(井下?lián)Q熱)熱泵供暖系統(tǒng)試驗井,該技術已列入北京“十四五”時期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推廣后可為副中心站樞紐約189萬平米建筑提供冬季供熱,占副中心樞紐冬季總供熱負荷約60%,與傳統(tǒng)燃煤供熱方式相比,每年可減少8000噸標煤消耗量,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萬噸。
建成后,市民由此出發(fā),15分鐘可到達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到達大興國際機場,40分鐘到達唐山、天津濱海新區(qū),1小時到達雄安新區(qū),形成1小時京津冀都市圈交通,便捷服務“副中心”,快速銜接“中心城”,高效輻射“京津冀”,提升副中心承載能力和吸引力,促進環(huán)京地區(qū)通勤圈深度融合,讓“軌道上的京津冀”更加暢通快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