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uasimodo
最近,布洛芬頻頻上了熱搜。
這一切都是因為它與連花清瘟等藥物被列為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
【資料圖】
于是,很多人開始瘋狂買布洛芬,導致藥店直接買斷貨,“一粒難求”。
有網友曬圖調侃,自己從未注意過,原來不同牌子的布洛芬盒上,竟有這么多種不同姿勢!
來源:網絡
也有網友心酸感嘆:
“沒想到當時從智齒中把我解救出來的那一盒,現在隨時隨地準備著把我從新冠中再解救一下?!?/p>
“布洛芬作為一個痛經妹子必囤品, 這次在疫情中嘗到了甜頭?!?/p>
“感謝偏頭痛,家里單位都會有,經歷上一次封控期買不到藥,我當時就買了兩盒備著!”
但在之前,它都被許多人嫌棄、誤解。
痛得要死,
都不肯吃它一粒
電視劇《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有這樣一幕,女主因為痛經難忍,熟練地拿出止痛藥吃。
一旁的女同事則勸導,“別老吃止疼藥,對身體不好”。
來源:《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
這并不是電視劇的夸張說法,而是很多人對布洛芬等止痛藥的印象。
女生們常用的布洛芬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有研究表明采用布洛芬來緩解痛經,其總有效率為86.7%。
但不少女生從小就被灌輸“女人都是這樣,沒辦法”、“吃藥傷身體”等思想,生理期帶來的疼痛,基本全靠硬抗。
在豆瓣上,甚至能找到一個“痛經的女人是忍者”小組,里面有21298個女孩正在傾訴痛經之苦。
有人說自己生理期第一天,疼到吐,30+氣溫抱著暖水袋長衣長褲在陽光直射的車里依然瑟瑟發(fā)抖。
有女生已經痛到麻木,不斷思考前世今生:
“有時我想,痛經的我是不是因為過去業(yè)障太深?!?/p>
還有人運用比喻,形容痛經中的子宮狀態(tài):
“我的子宮變成了挖掘機施工現場,還是藍翔畢業(yè)的。
就是那種把小腹鉆遍孔再插上無數把螺絲刀擰來擰去的鈍疼,各個血管都纏在一起又被橡皮筋一樣拽來拽去,整個子宮切開剁碎淋上硫酸從外腐蝕到內,像潮汐從腹部漫開一樣,腰像沙袋一樣被踢無數次,腿像注水一樣酸軟。”
圖源:豆瓣/她們常常用“痛苦”“劇痛”“痛醒”“痛到”等詞語來描述痛經。
為了緩解疼痛,她們各出奇招,喝紅糖水、抱熱水袋,甚至還有人說:“生孩子后,就不會痛經?!?/p>
唯獨最有效的止痛藥,少在她們的考慮范圍,并稱:“止痛藥是我最后的倔強?!?/p>
對待痛經是如此,對待身體各種疼痛同樣如此,人們總是覺得忍一忍就過去。
然而這真的是一件很不必要的事情。
止痛藥不受待見的背后,潛藏著不僅是對藥物的恐懼與誤解,更是一種對疼痛的習慣性忍耐。
不敢喊疼的人
中國抗癌協(xié)會副秘書長、腫瘤專家劉瑞琪認為,我國是唯一因為鴉片在本土打過兩次戰(zhàn)爭的國家,再加上多年大力的禁毒宣傳,所以對嗎啡(或是其他止痛藥)有很深的恐懼心理。
在與布洛芬相關的微博熱搜詞條下,能夠見到網友們的真實恐懼——
“經常使用布洛芬是否會產生依賴性嗎?”
“吃布洛芬是不是會傷身體”
“長時間吃布洛芬是不是會上癮?”
不難看出,那些抗拒吃止痛藥的人大多數都抱有“是藥三分毒”的想法。
但是藥物大多數都是有潛在的副作用,拋開劑量和服用方式來談副作用簡直是在耍流氓。
首先,我們要清楚認識到,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這些可以在藥店買到的非處方止痛藥,是作用于人體的外周系統(tǒng),并沒成癮性。
這類止痛藥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對消化道的損傷。如果曾有過消化道潰瘍的病史,使用時最好咨詢醫(yī)生。
另外,每個月吃少數的量,再加上新陳代謝,副作用并不會太大。
而另一類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止痛藥,才具有成癮性的。
包括嗎啡等“阿片類”藥物,主要用來緩解中度或者重度的疼痛,比如嚴重的神經性頭痛、癌癥引起的疼痛。
不過要知道,中國是世界上對鎮(zhèn)痛藥處方和使用管理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在合理使用的醫(yī)療條件下,病人藥物依賴和成癮的情況并不常見。
大家與其擔心副作用,不如以客觀科學的角度看待藥物使用,而這才是真正對自己身體負責任。
圖源:網絡
與此同時,“不敢輕易吃止痛藥”的背后看得出中國人對疼痛習慣性忍耐。
東方文化強調忍耐,崇高的英雄人物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夠忍住疼痛、毫無畏懼,就比如說“刮骨療毒”的關羽。
“喊疼”則成了一件可恥的事情,是弱者、膽小鬼標記。
其次,有論者指出,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理念中,疼痛只是一種癥狀,一種“忍忍就好了”的生理上的不適。
在國內,疼痛科甚至一直都是備受冷落的科室。
小到牙疼、再到神經性疼痛、大到癌痛甚至是臨終前安寧階段的疼痛,在很多人的意識中,都是可以選擇“讓時間治痛”。
但從醫(yī)學角度上看,這些對疼痛的輕視和忍耐是一種危險的行為。
最直觀的案例還是女性的痛經,它常常能達到“痛不欲生”的級別。
選擇忍著不吃止痛藥的做法,除了繼續(xù)忍受各種疼痛外,還會吃不下、睡不好、心情郁悶或煩躁,久而久之身體免疫力也會下降,反而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這還只是身體方面的影響,根據2017年全球疼痛指數發(fā)現,身體疼痛如未經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影響到以下五大方面:
生活質量下降、損害心理健康、阻礙社交活動、破壞家庭和諧,以及影響職業(yè)發(fā)展。
在《三聯周刊》報道中,有位老人肺癌手術后長達兩年都沒有復發(fā),但仍然覺得以前患病的部位疼得要命。
三番五次的復查癌癥沒有結果,家里人覺得老頭子矯情,醫(yī)生說:“你不想疼,就不會疼,你沒有疼的理由?!?/p>
來到疼痛就診的時候,老人家精神萎靡,非常瘦小,一米七的個子,體重不到40斤。
他告訴醫(yī)生,自己家住樓房低層,他覺得不想活了,爬到了高層跳了下來。
幸好的是,樓房中間有個障礙物起到了緩沖作用,沒有死成,摔成了嚴重腰椎骨折。
家人和原來的醫(yī)生這才真正意識到,其中的嚴重性。
圖源:《我愛你》
而如今,有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新冠可能會帶來疼痛。
這種疼痛因人而異。
有人只是普通的咽喉腫痛,有人則出現了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癥狀,還有些網友表示,自己“全身疼得像被十個人暴揍了一頓”。
對此,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副主任醫(yī)生李侗表示,身體被病毒入侵后,免疫系統(tǒng)會召集細胞因子去攻擊被感染的細胞。
簡單來說,正是免疫系統(tǒng)清除病毒的過程,讓人們覺得身體酸痛無力。
來源:微博
由此,布洛芬一時間成了許多人的“救命藥”,只需幾粒,就能大大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有人由衷地發(fā)出感嘆:“發(fā)明布洛芬的人應該得諾貝爾獎,沒有布洛芬,我真的會死?!?/p>
正如腫瘤??漆t(yī)生潘戰(zhàn)河說的那樣:
“為什么要忍受疼痛?有痛就應該要止住,至少要減輕,疼痛讓人感到絕望,讓人變得暴躁,讓人失去尊嚴,也可能讓病情惡化,讓病人失去了對活下去的信心?!?/strong>
換個角度來看,布洛芬的“爆紅”不失為一件好事,至少讓許多人能夠重新認識止痛藥的作用,客觀理性對待藥物,甚至對疼痛也有了新的理解。
另一方面,我們也無需緊盯著布洛芬這一類藥物,可以考慮屬于同類藥物的對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
它們的止痛原理差不多,都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來緩解疼痛問題。
更重要的是,在疫情期間,大家都需要理性備藥,理性用藥。
最后,還是希望大家用不著這些藥,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點個[在看],留言區(qū)分享你的看法。
延伸閱讀
世衛(wèi)建議新冠患者避免服用布洛芬?專家:已更正!
關鍵詞: 阿司匹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