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報情況來看,西南大學對教授與博士生關系不當經(jīng)調(diào)查,對趙某與該生存在不正當關系,存在嚴重師德師風問題之事實予以認定,但給予教師處分相關法規(guī)依據(jù)沒有進行引述,此為缺憾。趙明身為法學教授,知法犯法,品行不端,難以出任師長,將其清除出教師隊伍是西南大學管理層的正確決定,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師德高尚才能為國育才。
事件經(jīng)過
一封舉報信,讓西南大學的趙明教授火了,這位今年57歲的老教授,怎么都不會想到,在自己距離退休還有3年左右的時間節(jié)點,竟然會被一封舉報信弄得處境十分尷尬,而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
(資料圖)
舉報信中提到,趙明教授利用自己導師的身份,同時用一些謊言,將自己的女博士變成了“玩物”。趙明教授的手段,簡單概括,就是4個字:“威逼利誘”。所謂“威逼”,是趙教授作為博士導師,可以算是基本上掌握了學生能夠畢業(yè)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所以作為他的學生,又怎么不能聽命于他,甚至當他在辦公室對自己學生做出不齒行為的時候,學生都得猶豫是否應當反抗, 以及如果反抗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所謂“利誘”,是因為趙教授曾經(jīng)欺騙自己的女博士,稱自己和妻子早在40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分床睡,彼此間沒有什么感情,將來會選擇離婚,然后和女博士結婚,再生一個女兒,甚至還會把女博士培養(yǎng)成一名出色的學者。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放松女博士的心理戒備,然后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的不齒目的。
從這些手段來看,趙教授雖然是法學教授,但也很精通心理學,知道采取怎樣的方式更容易擊潰別人的心理防線,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不齒目的。
不過,俗話說得好,只要是謊言,就終究會有被拆穿的一天。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趙教授許下的那些承諾一個都沒有兌現(xiàn),甚至利用自己的導師身份,讓女博士的畢業(yè)之路都特別艱難,以至于到如今都沒有獲得博士學位,更別說和自己妻子離婚,然后和女博士結婚了。
如果不是當初趙教授主動騷擾,強行和女學生發(fā)生不正當關系,那么女博士如今還是一名單純的學生,對于這個社會的態(tài)度也會更加積極陽光。然而趙教授的言行,不僅毀了女博士的清白,更讓她對這個社會的看法都發(fā)生了巨大改變,甚至會給她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我去查了一下,西南大學法學院的博士授予點是治理學。博士畢業(yè)沒有明確小論文條件,存在不需要的可能性。但不需要小論文對大論文的挑戰(zhàn)性會更高啊。
總之,還得補上對這個老師的謾罵和鄙視。謾罵我就放心底了。從聊天記錄來看,呵,一個勁的裝無辜,真的是人渣,斯文敗類。
總有人說為什么博士生不反抗。你看反抗了有用嗎?沒有導師指導,大論文達不到要求簡直是水到渠成
能和導師斗上一斗的,智商,情商,手腕,勇氣,總有幾項高于平均水準,不是凡人。
看了網(wǎng)上流傳的小作文舉報和學?;貞档藐P注的就是一句話“趙某與該生存在不正當關系”。這就充分說明了事件不是導師單方面脅迫和威逼,而是有更多內(nèi)情。學位問題、師生關系問題應該各論各的,遵循相應規(guī)則處理,不能混為一談,學校的回應是合情合理的。
首先,法學院教授知規(guī)犯規(guī),違反師德師風,就該依照相關文件嚴懲,與學生是不是“完美受害者”無關。
其次,該生未達到學位要求水平就不該授予學位,這才是應有的學術規(guī)范,與是否被導師潛規(guī)則不應該有因果和補償關系。
最后,小作文舉報固然是求告無門者魚死網(wǎng)破的最后手段,但現(xiàn)在有濫用趨勢,其危害不下于某個時期的大字報。用幾張真假難辨的聊天記錄、截圖和一段感情充沛的文字,就可以裹挾輿論,對另一個人的聲譽造成重大打擊,這是件非??膳碌氖?,一旦被大規(guī)模濫用,必定人人自危、流毒無窮。還是應當完善法律規(guī)章,對強勢方加強第三方監(jiān)管,暢通弱勢方反映問題的渠道,不要讓小作文和輿論裹挾甚至代替了規(guī)則、證據(jù)和審判。
關鍵詞: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