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識局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2428-世界起源的另一種可能
(相關資料圖)
作者:忘年
制圖:魔鬼魚 / 校稿:朝乾 / 編輯:魔鬼魚
近日,《自然》雜志發(fā)表了一項最新研究。天文學家從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傳回的圖像中,發(fā)現(xiàn)了六顆奇怪的紅色星系,其質量與銀河系相當。
這些星系可能擁有數(shù)百億甚至數(shù)千億倍太陽質量的恒星
(圖:NASA)▼
但詭異之處在于,紅移測量表明,它們的光竟然來自130多億年前!而宇宙誕生至今也不過約138億年。
那時宇宙中第一批恒星才剛剛形成,大如銀河系的星系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在那個地方。此項結果若被證實,意味著現(xiàn)有的宇宙學和星系形成理論將面臨挑戰(zhàn)。
韋布望遠鏡的觀測上限超過哈勃望遠鏡很多
(參考:Quantamagazine)▼
在130億年前的宇宙中憑空出現(xiàn)的星系“巨獸”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它們的發(fā)現(xiàn)會引起如此激烈的關注?我們首先根據現(xiàn)有的理論,來看看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如同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生命不是被先天創(chuàng)造,而是由簡單到復雜慢慢演化而來一樣?,F(xiàn)代宇宙學認為,所有的星系與恒星也不是亙古如此,而是在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后漫長時間里的產物。
回到138億年前,星系與恒星尚未形成,宇宙處于數(shù)億年的“黑暗時代”中。那時,除掉暗能量和背景輻射,宇宙的物質部分主要有大爆炸后產生的氫與氦組成的氣體,約占15%;以及暗物質,約占85%。
大爆炸之后,宇宙中的大部分重子物質冷卻形成中性氫
這個過程光子被釋放,成為今天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宇宙進入黑暗時代(圖:wiki)▼
占主導地位的暗物質受引力相互作用逐漸聚集,形成一個個“暗物質暈”。而氣體則落入暗物質暈的引力勢阱中,并通過電磁輻射進一步冷卻、凝聚。
大爆炸后約4億年,第一代恒星開始從氣體中形成,恒星和創(chuàng)造恒星的氣體凝結在暗物質暈中心,形成星系的種子。這時的場景很像一個胚胎,暗物質暈像包裹和保護星系的“蛋白”,而星系就是其中的“蛋黃”。
暗物質不會吸收、反射或發(fā)出光
人們目前只能透過引力產生的效應間接觀測到它的存在
(圖:wiki)▼
之后,星系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不斷成長。一種是平緩地收集周圍宇宙環(huán)境中的氣體,逐漸生成新的恒星而變大。
另一種則較為暴力,由于引力的互相吸引,稍大一些的星系可能直接吞并附近稍小的星系使自己長大。也有可能兩個差不多大的星系撞到一起,經過劇烈的融合成為一個全新形態(tài)的星系。
兩個星系恰好迎頭相撞,形成了一個罕見的輪狀星系
(右邊這個大家伙)(圖:NASA)▼
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每一個星系自幼就是宇宙級“貪吃蛇”玩家。我們的銀河系也是這樣,從130多億年前幼小的星系種子,經歷千難萬險,不斷打怪升級,幸存至今,最終成為一個包含上千億顆恒星的龐大系統(tǒng)。
并且,銀河系仍儲存著大量的氣體,正在不斷制造新的恒星。而在銀河系周圍,還吸引了十幾個大塊頭的衛(wèi)星星系環(huán)繞運行,等待成為未來的食物。
銀河系衛(wèi)星星系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大麥哲倫星系(LMC)
和小麥哲倫星系(SMC)(圖:wiki)▼
但是也不能高興得太早。據觀測顯示,銀河系正在和離我們最近的仙女座大星系互相靠近,預計將于40億年后發(fā)生碰撞。由于二者體量相近,最終會合并成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
幸而星系的碰撞并不是像剛體碰撞那樣的“硬碰硬”,由于恒星之間存在巨大的空隙,我們的太陽系并不會因此遭受致命的災難。相反,那時的人類,將有望看到有史以來最壯觀的夜空。
模擬照片展示了銀河系和仙女座兩大星系交融的過程
(圖:NASA)▼
20世紀20年代,著名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通過大量的觀測,根據形態(tài)對星系進行了分類和研究。哈勃將星系分為漩渦星系、橢圓星系和不規(guī)則星系三大類,再進一步根據橢率或旋臂狀態(tài)分為不同的次型。
哈勃這套分類法被稱為哈勃序列,也叫哈勃音叉分類法
(圖:wiki)▼
星系豐富多樣的形態(tài)和顏色來源于它們各自獨特的成長及并合歷史。比如,年輕的星系顏色較藍,表明它們仍包含大量的冷氣體,正在生產恒星,新生的恒星群會發(fā)出更多藍色的輻射。
而在年老的星系中,氣體匱乏,新的恒星不再形成,只剩下老舊的恒星,輻射偏紅。
顏色越藍的星壽命越短
長壽的基本都是紅矮星、褐矮星
(參考:wiki)▼
如果星系在形成時,處于不均勻的宇宙環(huán)境中,物質更多地沿著某個特定的方向被吸入,則可能帶來角動量,形成漩渦星系。
而居于超大星系團C位的中央星系,則往往是巨橢圓星系,它在漫長的歷史中,通過胡亂吞并大量衛(wèi)星星系而形成。
至于大星系周圍將被捕食的矮星系,它們受到宿主星系的強烈影響,會被扭曲甚至撕裂出長長的潮汐尾。
蝌蚪星系被撕扯出的潮汐尾
(圖:wiki)▼
當一個星系吞并另一個星系時,新物質的進入有可能為星系的生長提供大量的氣體燃料,引發(fā)劇烈的恒星形成,這就是星暴星系。但這種情況也有可能適得其反,導致消化不良,反而猝滅自身的恒星形成活動。
星暴星系,伴隨著誕生與湮滅的極致暴力美學
(圖:wiki)▼
憑借飛速發(fā)展的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技術,近年來,天文學家已經能在計算機上再現(xiàn)從宇宙大爆炸之后極早期直到今天,長達130億年的時間里,宇宙結構形成及星系演化的歷史,并利用不斷細化的模型還原星系內部復雜的物理過程。
目前最新的高精度宇宙學數(shù)值模擬IllustrisTNG50
一個星系跌宕起伏的演化歷史,經歷吸積、并合、撕裂、重組,最終從一個漩渦星系轉型為橢圓星系
(來源:tng-project.org)▼
隨著望遠鏡技術的不斷進步,天文學家也嘗試通過觀測真實宇宙中的星系樣本,驗證和優(yōu)化關于星系形成與演化的理論模型。
我們知道,由于光速的有限性,在天文觀測中看得越遠,就能看到越久以前的時間。在星系尺度上,人類的視野已經拓展到百億光年之外,回溯的時間正在接近整個宇宙的年齡。
2012年,哈勃空間望遠鏡積累十年的觀測結果,拍攝了一張“哈勃極深場”(Hubble eXtreme Deep Field, HXDF)。
這張照片,蘊藏了科學家們不少的重大發(fā)現(xiàn)
(圖:NASA)▼
這張照片中包含了5500個遙遠的星系,其中最暗的星系亮度是人類肉眼可見極限的100億分之一,而最遠的星系距離也已經超過了100億光年,那時仍是宇宙的幼年。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遠處的星系和近處相比,其性質已經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性的差別。
我們的天球視野已經接近了視界的邊緣
有機會看到更為混沌、原始的宇宙面貌
(圖:wiki)▼
比如,遠處的星系更加密集,星系間碰撞并合的景象更加頻繁。這是因為在100億年前,宇宙還沒有膨脹得像今天那么大,宇宙空間顯得更加擁擠。
通過這樣的遠近星系樣本的對比,我們實際上已經看到了凝固在時間長河中、真實宇宙里的星系如何演化至今的過程。這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時空隧道。
上百億年是韋布的極限,但或許不是宇宙的極限
(參考:BBC)▼
哈勃望遠鏡能讓我們一直看到星系形成的起點嗎?很遺憾,因為宇宙越早期,星系離我們越遠,質量也越小,因此迅速變暗。
此外,由于宇宙膨脹,遠處星系發(fā)出的光在傳到地球的過程中波長會被拉長,導致越遠的星系看起來越紅,直到成為紅外線。
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紅移,在韋布望遠鏡超深場照片中
框中的Glass-13星系紅移數(shù)值z甚至達到了13
(圖:NASA/CSA/ESA/STScl)▼
而哈勃望遠鏡主要工作在光學波段。為了繼續(xù)延長這條通向宇宙深處的時空隧道,我們需要一臺能夠看到紅外波段、并且性能更強的望遠鏡。
繼承這一重任的,是2021年剛剛發(fā)射升空的詹姆斯·韋布望遠鏡。為了看到宇宙更早期、紅移更高的星系,韋布被設計為在紅外望遠鏡,因而外形結構與哈勃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口徑達到了6.5米,是哈勃的近3倍。
不同望遠鏡覆蓋的電磁波譜段落不同
也因此韋布望遠鏡在天文觀測上比哈勃有很大的優(yōu)勢
(參考:BBC)▼
憑借其優(yōu)異的性能,我們期待韋布望遠鏡能夠帶領我們看到130多億年前,宇宙中的星系和第一代恒星剛剛形成的時期,以進一步驗證現(xiàn)有的物理模型。
本文開頭提到的最新發(fā)現(xiàn)便來自去年7月韋布傳回的首批數(shù)據。其實,在此次發(fā)現(xiàn)的6顆離奇星系中,有的曾被哈勃望遠鏡在部分波段拍到過,但它們在哈勃的圖像中模糊不清,沒有引起注意。
在哈勃的各個光學波段中,6顆星系并未出現(xiàn)或非常暗弱
(右側為韋布望遠鏡所拍)▼
按照目前的星系形成理論,在130億年前,星系應當仍處于幼年時期。而此次發(fā)現(xiàn)的6顆星系,根據初步測定,其質量與今天的銀河系相當,卻直接出現(xiàn)在了130億年前的宇宙中。
如前所述,星系的成長需要漫長的時間。銀河系從嬰兒時期增長至今天,花了100多億年。以銀河系作比,這6顆星系在宇宙誕生之后幾億年內的增長速度達到了銀河系整個歷史平均的20倍。在現(xiàn)有的宇宙學和星系形成理論下,這樣的增長是無法解釋的。
不過,從韋布到哈勃的技術跨越,人類只用了三十多年
理論的進一步完善未來可期
(圖:韋布望遠鏡特殊瞳孔鏡頭的自拍)▼
我們本來的目標是用韋布望遠鏡為宇宙拍一張嬰兒照,結果傳回的照片中赫然出現(xiàn)了一群成年星系。這就好比一位古生物學家在5億年前埋藏著三葉蟲化石的寒武紀地層中挖出了一具人類骨架。
關于如何解釋這6顆“不應該出現(xiàn)”的星系,有學者指出,問題的關鍵或許在于宇宙早期存在某種未知的機制,使恒星以比以往認為的更高效的途徑形成。
論文作者在接受采訪時也進行推測,嫌疑犯可能與孕育星系形成的暗物質暈有關,但那時的宇宙也不應該存在那么大的暗物質暈。還有一些觀點認為,這6顆神秘的星系或是隱蔽的超大質量黑洞。
暗物質的神秘面紗亟待天文學家們去解開
(圖:wiki)▼
發(fā)表該論文的研究團隊一度懷疑是否是自己犯了什么錯誤。為此,作者分別使用了7種不同的方法來擬合這些星系的紅移和質量,但都得到了比較一致的結果。
a.作者用7種不同的方法測定這批星系的恒星質量
b.7種方法得到的紅移(代表離我們的距離)▼
不過,現(xiàn)有的分析只基于測光數(shù)據,若要對其進行最終的驗證,最確信的方法是等待后續(xù)精確的光譜測量,以獲取關于它們的金屬豐度、形態(tài)類型等更為細致的信息。
如此看來,這樁疑案最終破解或許還需要等待很長一段時間。但不論最終結果如何,回顧人類觀測宇宙的歷史,每一次望遠鏡技術的革新,帶來的都是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顛覆性進步。我們從不懼怕新的發(fā)現(xiàn)推翻現(xiàn)有理論,而是始終對它將為我們的科學邊界打開一扇什么樣的大門滿懷期待。
限制人類繼續(xù)向外探索的,只有想象力!
(插畫:Quatamagazine)▼
參考資料:
1. 在《自然》發(fā)表的論文原文:Labbé, I., van Dokkum, P., Nelson, E. et al. A population of red candidate massive galaxies ~600 Myr after the Big Bang. Nature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5786-2
2. 高精度宇宙學星系形成數(shù)值模擬IllustrisTNG結果展示網址:https://www.tng-project.org/media/
3. 哈勃星系深場系列項目網址:https://www.nasa.gov/content/discoveries-hubbles-deep-fields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