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曾聽過小步舞曲和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但你一定對古典音樂之父巴赫的名字很熟悉。
他創(chuàng)作的曲子曾經(jīng)驚艷了西方世界,甚至在今天也依舊影響著音樂界。
不過,令人詫異的是巴赫在當時并不是一個偉大的藝術(shù)家,甚至不是一個作曲家。在巴赫的生命中,他還有著多重的身份。
(資料圖)
那么他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又是如何成為“音樂之父”的?
講述|周全
來源|知鴉通識APP《古典音樂簡史》
01.
教會音樂家
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的德國社會,政教還沒有完全分離,此時的教會就是政府。由于教會享有在社會上分配資源的權(quán)力,所以很多的學校都是教會學校,很多社會活動也都是由教會來組織。
另外,教會還會請一些音樂家來為儀式作曲,在一些典禮儀式中去演奏音樂,巴赫最初就是幫教會打工的“教會音樂家”。
那么,巴赫是如何成為一個“天選打工人”的呢?這要從他的人生經(jīng)歷說起。
巴赫于1685年在德國出生,長大后進了一些專門學習音樂的學校深造,畢業(yè)之后他在很多不同地方的教堂工作過,比如說在阿恩施塔特、魏瑪、科騰等等。
如果你去過歐洲旅行,就會知道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小鎮(zhèn)都有教堂。
不管那個鎮(zhèn)多小,可能只有幾百、幾千人的歐洲小城市,它都有一個自己的教堂,而那個教堂就是那個小鎮(zhèn)或者那個城市的一個中心。
這個傳統(tǒng)在巴赫出生的時候已經(jīng)趨于完善,這就是他在不同地方的工作,都是在教堂里邊做一個“音樂奴仆”的原因。
那為什么把這份工作叫做音樂奴仆呢?其實它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打工人的意思。
教會需要什么音樂,巴赫就要去學、去作什么曲子;教會什么時候需要音樂,他就要上場去演奏音樂。
如果教會需要很多人去表演或者演唱音樂的話,他還要幫忙去教這些人怎么去演奏,怎么去演唱。
由此可見,巴赫在教堂里的地位并不算高。當時教堂的音樂是儀式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他是教堂里隨叫隨到,甚至是隨時需要用到的這么一個人。
一般他的工作流程就是禮拜一到禮拜五要創(chuàng)作音樂,禮拜六要彩排。
因為好多的曲子不是他一個人去演奏,而是需要很多人一起唱或者一個小小的樂隊去表演,所以禮拜一到禮拜五他把這些音樂創(chuàng)作完之后,他還要抄一些分譜。
這么一看,他要創(chuàng)作,又要抄譜,禮拜六的時候要跟這些音樂家一起彩排,而禮拜天的時候還需要在基督教的傳統(tǒng)上敬拜上帝。
所以,巴赫從禮拜一到禮拜天是沒有休息的,基本上365天都在忙碌的工作。
然而,在38歲的時候,巴赫迎來了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由于在音樂上擁有傲人的天賦,他被德國萊比錫的圣托馬斯教堂聘任為那里的音樂總監(jiān)。
聽起來這個職位好像很高級,但其實他只不過是換一個新的教堂,繼續(xù)去創(chuàng)作和表演音樂而已。
巴赫在教堂工作期間,創(chuàng)作了200首宗教的清唱劇和200首管風琴的眾贊歌以及受難曲、圣誕神劇等一系列有宗教意味的作品,這都是他每個禮拜或者每一年的每個固定的場合、固定的日期會用到的。
他的曲目,也反映著他的工作性質(zhì)。
雖然巴赫在每個教堂里都只是扮演著“音樂奴仆”的角色,但是創(chuàng)作的曲子來說,他已經(jīng)是一個合格的教會音樂家了。
02.
世俗音樂家
當然,巴赫也不是完完全全的一個教會音樂家,他很多的作品其實是和宗教沒有太大關(guān)系的,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教會學校的老師。
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巴赫工作的萊比錫圣托馬斯教堂有很多的附屬學校,他需要到這些學校去訓練下一代侍奉儀式音樂的人員。
所以在這些教會的學校當中,他作了很多練習和教學的一些教材的作品。比如說他的24首前奏與賦格曲,也是我們很熟悉的十二平均律。
他也作了很多無伴奏的作品,其中有6首無伴奏小提琴的組曲,還有一些大提琴無伴奏的組曲和一些管風琴的前奏與賦格曲,這些都是巴赫在學校會用到的。
然而當時巴赫的工資并不是很高,他有時候還要去外邊賺一些外快。
比如說在一些貴族的宴會上,或者是生日的時候,他去演奏一些音樂,再比如有一些重要的儀式,他也要為此創(chuàng)作一些音樂。
有記載說,巴赫曾經(jīng)抱怨去世的人不夠多,他的音樂沒辦法賣出去。
這種專門供給貴族娛樂性的音樂被叫做世俗音樂,而創(chuàng)作這種音樂的人被稱為“世俗音樂家”,顯然巴赫就是這樣的人。
他的一套小提琴無伴奏組曲中的恰空舞曲、薩拉班德舞曲、小步舞曲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世俗音樂。
小步舞曲就是為了一些貴族舉行舞會的時候所創(chuàng)作的,這些貴族是跟著這些音樂的節(jié)奏來去展開自己的舞步,他們一般都是很優(yōu)雅地去跳舞,步幅都很小,故名小步舞曲。
巴赫還作過一套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一共有六首,這首曲子是給管弦樂團演奏的,也是一首世俗音樂。為什么叫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
這是因為巴赫當時到德國的一個小鎮(zhèn),這個鎮(zhèn)叫勃蘭登堡。那個鎮(zhèn)的一個鎮(zhèn)長或者叫一個郡主邀請巴赫給他們作一些音樂,所以巴赫到那里做了六首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巴赫的生命中還創(chuàng)作出了不少世俗音樂,這也足以證明他還是個“世俗音樂家”。
03.
古典音樂之父
巴赫是個音樂打工人,是個教會音樂家,是個世俗音樂家,但我們不能忘了他還是西方古典音樂之父。
那么,他是如何變成音樂之父的呢?
我們知道當時教會的音樂是不會重復聆聽的,每周都會換成新的曲子,所以這些曲子大多都不能被后世的人聽到,但現(xiàn)代的人卻經(jīng)常能夠聽到巴赫的樂曲,這都歸功于一個人,他就是十九世紀初的一位作曲家門德爾松。
門德爾松在萊比錫的教堂當中翻出了一些巴赫的手稿,他看到這個手稿之后,發(fā)現(xiàn)巴赫的音樂原來創(chuàng)作的是如此的美妙,然后,他就把巴赫的樂譜重抄了一遍,又開始在教堂中演出。
在巴赫去世后沉寂了100年的曲子,這個時候再次被人聽到了。
恰好當時處在浪漫主義時期人們很重視對精神上的追求,也很向往經(jīng)典的藝術(shù),所以人們聽到巴赫的音樂之后,都認為巴赫的音樂是帶有美感和智慧的一種音樂。
于是,從19世紀初門德爾松開始,巴赫的音樂就一直被重復地演出,再也沒有中斷過了。
不過,他被稱為音樂之父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樂曲產(chǎn)生于海頓和莫扎特的流行音樂之前,又傳承了很長時間,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對調(diào)性改革的貢獻。
在之前的西方音樂界,大部分作曲家都是以C大調(diào)、G大調(diào)、F大調(diào)這些調(diào)為主創(chuàng)作。
因為當時的調(diào)音系統(tǒng)是這十二個音不平均分配的,也就是說我們彈C大調(diào)的時候聽起來很好聽,G大調(diào)也不錯。
但是如果我們彈一些半音為主音,也就是半音當“哆”的時候,聽起來就很難聽。所以,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局限。
于是,巴赫利用我們前面提到的十二平均律的調(diào)音方式去創(chuàng)作了一套很重要的作品,叫24首前奏與賦格曲。那么,什么是十二平均律呢?
如果大家看過鋼琴鍵盤,從這個C音到高八度的一個C音或者一個“哆”的一個音,從低音的“哆”到高音的“哆”,中間一共有多少個不同的音?
我們數(shù)一數(shù)的話,一共有十二個不同的音,也就是七個白鍵的音加上五個黑鍵的半音。
12個不同的鍵,每一個鍵有一個大調(diào),一個小調(diào),巴赫所作的這24首前奏與賦格曲就相當于把鋼琴上面或者音樂上面所有可能的調(diào)都各作了一首作品,這也就是十二平均律。
值得注意的是,他是第一個把24個調(diào)全部都作了一首作品的一個作曲家。所以巴赫對于調(diào)性的改革,有很深遠的影響。
而這24首的前奏與賦格曲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第一首,有很多人都把它改編成不同的旋律,或者在不同的情況和不同的場合當中用到。
因此,巴赫留給后世的,不光是美妙的音樂作品和音樂調(diào)音的革命性創(chuàng)新,他也給音樂界帶來了不斷發(fā)展的希望。
關(guān)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