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賣自己的人販子就在眼前,卻被警方告知不予追究責任。
為什么不能將其繩之以法?這起拐賣案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資料圖】
近日,一起特殊的拐賣兒童案出現(xiàn)在熱搜榜單上,因警方不予立案的決定,吸引了大量網(wǎng)友關注。
常年生活于河北邯鄲的牛章(化名)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以及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
2017年,在普通的一個日子里牛章知曉了自己并不普通的身世——自己根本不是父母的親生兒子。
據(jù)養(yǎng)母所言,牛章是于1997年陰歷3月份被兩男一女抱來的,這三人自稱是牛章的舅舅、叔叔和大姨,稱家里養(yǎng)不活了想給孩子找個好人家。
最終,養(yǎng)父母見孩子可憐便決定收養(yǎng)牛章,因擔心孩子系拐賣而來,遂要求對方立下字據(jù)以茲證明。
自稱是孩子舅舅的吳某出面立下了字據(jù),這份立于1997年的字據(jù)如今已然破損卷邊,字跡也模糊不清,藍色圓珠筆的文字和暗紅色的指紋印跡,就是牛章身世的證明。
事后,吳某向牛章的養(yǎng)父母索要了9000元的“營養(yǎng)費”,隨即三人趁夜離開,雙方再無聯(lián)系。
尋親途中意外尋到當年的人販子
養(yǎng)父母的勸說之下,牛章決定去尋找親生父母,弄清自己的身世。但令人遺憾的是,牛章至今也未能找到其親生父母的消息。
雖然親生父母沒找著,但是陰差陽錯之下,他找到了當年拐賣他的人販子吳某。
吳某承認自己當年確實向牛章養(yǎng)父母索要了9000塊錢,但對于牛章的真實身世,他也說不清楚。
吳某稱自己是從郭某手中接手的;郭某又表示自己是從小舅子手中接手的;至于這位小舅子則已經去世十余年。至此,牛章的身世仍不明朗,但能肯定的是,他至少被倒賣過3次。
令牛章最為氣憤的是,作為人販子的吳某非但沒有愧疚之心,反而在言辭中頗有挑釁意味,這讓受害人的內心更為煎熬。
于是,牛章決定報警,希望法律能將吳某等人繩之以法。
警方稱20多年的拐賣案不予立案
因吳某等人家住陜西省紫陽縣,牛章遂多次與紫陽當?shù)鼐铰?lián)系,2023年3月9日,紫陽警方正式受理牛章疑似被拐賣一案,但三天之后,牛章卻等來了一份《不予立案通知書》。
警方表示,牛章被拐賣一案已經超過了追訴時效,不需要再對人販子追究刑事責任了,遂決定不予立案。
對于警方的這個決定,牛章并不認同。3月24日,牛章申請的立案監(jiān)督公開聽證會正式召開。
會上,牛章提出自己是在2017年才得知自己是被拐賣的,且此前因為自己未成年不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無法報警立案,遂追訴時效應從18周歲起開始計算,希望檢方能對吳某等人繼續(xù)追責。
檢察院工作人員回應稱,將在三個月內對牛章的訴求作出反饋。
此案的關鍵點在于:拐賣兒童案的追訴時效是多久?超過時效就完全不能再追責了嗎?
追訴時效指的是對犯罪人刑事追訴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個期限的,司法機關就不能再追究其刑事責任。
根據(jù)《刑法》關于拐賣兒童罪的規(guī)定,法定最高刑可達死刑;同時根據(jù)追訴時效的規(guī)定,法定最高刑為死刑的經過二十年的不再追訴;但如果二十年后認為必須追訴的,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后可繼續(xù)追訴。
牛章自1997年被拐賣,2023年才報案,報案時確實已經超過了20年的追訴時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訴訟時效重新計算的情形存在。根據(jù)《刑法》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在追訴時效內再犯新罪,前罪的追訴時效從后罪之日開始計算。
簡而言之,若查明吳某等人不止犯下一起販賣兒童罪,可以以最后一起拐賣案件計算追訴時效,如果最后一起案件尚未超過追訴時效的,即可追究其刑事責任。
希望這起案件能得到一個令大家都滿意的結果,希望所有不法分子都能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也祝愿牛章能早日找到親生父母,家人團聚。
最后,你認為警方不予立案的做法合理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