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巴厘島警方公布命案調查結果后,國內輿論層面的“跨國辦案鬧劇”該收場了。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伴隨著巴厘島命案中男子母親發(fā)聲,國內輿論層面的“跨國辦案鬧劇”再次沸騰起來,甚至有種“傳聞被證實”的雀躍感。
(資料圖片)
因為男子母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提到“確實收到過孩子的求救信號”,而且她本人“也收到過來自遠方的威脅”。她相信兒子所遇到的這一切,就如互聯(lián)網上說的那樣,“這一切都是被刻意安排好了的”。
一定程度上,雖然男子母親這番言論還無法直接推翻巴厘島警方的案情定性,但是因為情節(jié)邏輯能“對得上”,國內輿論層面的“跨國辦案鬧劇”似乎正在被名正言順化。另外男子母親也對兒子和女友的關系進行了部分說明,提到兒子已將戶口遷到了女友的家鄉(xiāng)江西,兩個人還在南昌買了房子。
怎么說呢?按照常理講,這可是談婚論嫁的節(jié)奏。而對于“先謀殺后自殺”的“真相”,女方的家屬對外宣稱也是“不能接受此結果”,希望巴厘島警方公布男方的作案動機。平心而論,比起國內輿論層面的“不相信”,雙方家屬的“不相信”更值得關注,因為他(她)們更聚焦是非,而不是離奇。
只是即便如此,我們在看待巴厘島命案“真相”時依然要搞清楚,現(xiàn)場“真相”是一回事,敘事“真相”是另一回事。換句話說,它們都算“真相”。畢竟“對得上”也好,“對不上”也罷,都屬于完整“真相”的一部分。
因為從邏輯上講,母親稱“兒子遇害前曾求救過”,只能說明遇害前身處險境,而是不是被害的,這個只能依據現(xiàn)場“真相”來判斷。至于人們不相信巴厘島警方的定性,這個完全可以從技術層面、定性層面去質疑,而不是上來就拿預設情節(jié)進行辦案。
所以就巴厘島命案男子母親發(fā)聲來講,只能說明“真相”背后有隱情,“鬧劇”又可以繼續(xù)發(fā)酵了,至于兩個年輕人遇害的定性,暫時應該還會維持“相愛相殺”的悲劇定性。因為警方辦案是靠證據的,并且證據之間還需要在邏輯上講通,否則情節(jié)再合理,也是不能寫進案卷的。
而且從報道來看,大量的篇幅是男子母親講述兒子的過去,其中講到兒子的聰明和不易,也講到自己的不易。雖然沒有直接挑明男子跟“幣圈”有關,但是提到兒子是搞金融的,確實賺到一些錢,買了豪車買了房,還給過她一些零花錢補貼家用(原話是:“但總共加起來不過幾十萬?!保H绱朔N種,總覺得跟輿論層面早前的編排“不謀而合”了,起碼既視感上很貼近。
就此而言,國內輿論層面的“跨國辦案鬧劇”自然會被瞬間引爆。因為有家屬站出來加持,便意味著“跨國辦案鬧劇”有了正當性,也就是之前是從“鬧劇”到“真相”,現(xiàn)在是從“真相”到“鬧劇”。雖然巴厘島警方也給出了“真相”,但是要想讓人們覺得那就是“真相”,這次看來巴厘島警方非得全面解釋一下了。畢竟在雙方家屬都不接受“相愛相殺”的定性下,僅靠現(xiàn)場“真相”確實難以令人信服。
就此有人拿“重慶姐弟墜亡案”中倒查“聊天記錄”的辦案經驗啟發(fā)巴厘島警方,也就是想要證明“先謀殺后自殺”的“真相”,看能不能在雙方的“聊天記錄”中發(fā)現(xiàn)點什么,而且希望公開雙方遇害前的“聊天記錄”。
這里有必要說明的是,世界各國警方在辦理案件上,對于收集、分析遇害者生前的通訊信息,在手段上應該是差不多的。換句話說,既然非專業(yè)的吃瓜群眾都能想到,警方會想不到?另外,關于巴厘島命案的信息,國內的媒體報道也都是“二手轉述”,如此之下,很容易出現(xiàn)信息上的“傳遞失誤”。這種情況下,也加劇了“跨國辦案鬧劇”的撕裂感。
這方面,從巴厘島命案以來,國內媒體只采訪到男方母親也能體現(xiàn)出來。因為男子的母親至今還沒有去巴厘島。她的理由是,一方面“無法面對”,另一方面她也害怕“被謀殺”。暫且不說理由是否得體,單是基于這樣的報道背景,就算巴厘島命案“真相”重返“鬧劇”,也只能說明“真相”背后有隱情,但完整的“真相”是什么?如何解釋背后的隱情?這還得靠巴厘島警方給出答復。當然前提是我們要認可(技術層面)和相信(定性層面)巴厘島警方才行,否則“真相”會越來越邪門,直至走向“跨國辦案鬧劇”也會出現(xiàn)各種派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