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屬公園9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累計接待近200萬市民游客學習參觀
提升“黨史教室”講好紅色故事
“再去趟植物園的‘一二·九’運動紀念地,我這章就集齊了。”剛剛走出香山公園雙清別墅的市民吳大爺難掩興奮,迫不及待地展示起他手里的打卡冊,上面已經印了高君宇烈士墓、來今雨軒、益壽堂等11個印章,全是市屬公園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市屬公園是市民家門口的休閑勝地,也是很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擁有鮮明的紅色基因。近年來,市公園管理中心在修繕革命舊址、打造紅色景觀的同時,深挖紅色歷史,弘揚光榮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血脈,創(chuàng)新展示形式,多維度打造紅色文化品牌,讓市屬公園成為市民游客和公園職工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
原汁原味還原歷史場景
天氣轉涼,中山公園來今雨軒茶社卻越來越熱鬧,很多游客專程前來打卡。
推開有些厚重的木門,茶社里略帶昏暗的棕灰色調一下子把人拽進了民國時代。屋頂的梁架是典型的中式風格,地上的老式花磚是西洋風格。中西合璧,這是清末民初典型的裝飾風格。
坐在仿古木椅上,點一盤魯迅先生最愛的冬菜包子和一壺茉莉花茶,看著店里屏幕上循環(huán)播放的《覺醒年代》,時光一下子穿越回了1919年少年中國學會的會議現場,李大釗、鄧中夏、高君宇等先進知識分子仿佛就坐在隔壁,熱烈探討著馬克思主義……
原汁原味,這是很多游客來到來今雨軒茶社的第一感受。
近年來,市公園管理中心全面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傳承利用工作,高質量完成了一批中央級、市級重點紅色工程項目,包括古建修繕保護、周邊環(huán)境改善提升、專題展覽策劃、開放運營和宣教服務等工作,讓這些紅色印跡原汁原味地呈現在了市民游客的眼前,成為市民喜聞樂見的“黨史教室”。
為了讓游客能真切感受100多年前慈悲庵發(fā)生的紅色故事,陶然亭公園反復征求專家意見,根據歷史資料,盡最大可能復原了1920年8月16日李大釗、周恩來、鄧穎超、鄧中夏等人在北配殿內召開“五團體會議”時的場景;修繕來今雨軒屋頂的時候,專家們發(fā)現茶社吊頂上的敦煌飛天舞圖案不像清末民初的風格,反復考證后發(fā)現真正的屋頂被藏了起來,小心翼翼地將貼紙揭下才露出屋頂真容——中式梁架結構。
走進群眾中講好紅色故事
9月27日晚18時30分,香山公園雙清別墅內六角亭的燈光忽然亮起,“毛主席”從雙清別墅房間里走出,來到池邊……這是北京人藝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話劇《香山之夜》的開場,而話劇劇情的發(fā)生地就在雙清別墅。蒼松翠柏成了天然的布景,蛐蛐兒的鳴叫是自然的聲效,這場沉浸式演出讓觀眾耳目一新。
除了沉浸式演出,這里還有5G+AR游覽體驗。站在雙清別墅的院子里,下載好應用程序之后,手機只要對準一個區(qū)域,就能彈送出相關的紅色故事和視頻,游客甚至還能與虛擬景觀拍照合影。
如何講好紅色故事一直是市屬公園深度挖掘和探索的領域,除了沉浸式話劇、5G+AR游覽體驗,市公園管理中心還通過實物展覽、紅色專題片、新媒體產品、直播等多種形式,立體呈現市屬公園中的紅色基因、歷史脈絡、紅色故事。今年“七一”,中國園林博物館首次舉辦《走向光明——北京公園中的紅色印跡》展覽,運用134件(套)歷史圖片和實物展品,輔以影視紀錄片、活動場景復原等,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中在北京歷史名園留下的豐富紅色印跡。自6月25日開展至今,參觀學習人數已超過7萬人次。
此外,市屬公園還使用VR技術推出了一批線上紅色全景游和紅色觀展。目前香山公園8處革命舊址、陶然亭慈悲庵、頤和園益壽堂均開設了線上全景游覽,在中國園林博物館正在展出的《走向光明——北京公園中的紅色印跡》也設有線上虛擬展覽,方便觀眾網上觀展、線上學習。
讓更多人感受到奮進動力
“這張老照片就是中山公園內的來今雨軒,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在北京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我們剛提到李大釗先生《庶民的勝利》的演講就是在這里發(fā)表的……”中國園林博物館一號臨展廳里,小志愿者趙邵帥帶著游客們邊走邊看,講述百年來發(fā)生在北京歷史名園中的紅色故事。
在市屬公園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很多中小學生跟趙邵帥一樣,成為了公園的紅色文化小宣講員,學習著紅色精神,鍛煉著自己的膽識,傳播著紅色文化。如今,市屬公園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校外紅色課堂,是接受紅色教育和傳承革命精神的主要陣地之一。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屬公園中的9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累計接待近200萬市民游客學習參觀。
“我們不僅僅是公園紅色基因的挖掘者、紅色資源的守護者、紅色精神的傳播者,更是紅色文化的傳承者。我們守護的紅色陣地不僅向市民游客傳遞革命精神,同時也提升著我們干部職工自身的紅色素養(yǎng),促使我們更好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做好為民辦實事工作,從而讓更多的人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受益,在紅色游中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激發(fā)前進動力。”市公園管理中心黨委書記張勇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