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從持續(xù)的晴熱高溫中回過神來,屬于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秋就要來了!
可是,在這個夏天已經“殺紅了眼”的副熱帶高壓又怎么會被立秋“嚇”倒?從市氣象臺7月31日發(fā)布的10天預報看,接下來的日子,持續(xù)高溫恐怕還是逃不掉的。
從“大火猛攻”轉為“小火慢燉”
(資料圖片)
7月31日5時,今年第5號臺風“桑達”的中心距離江蘇省鹽城市偏東方向約285公里,近中心最大風力8級,七級風圈半徑120公里-180公里。
隨著它以每小時5公里-1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市氣象臺于7月31日6時發(fā)布消息稱,“桑達”正在逐漸遠離我市,若無特殊情況,將不再發(fā)布該臺風消息。
沒想到的是,7月31日下午,今年第6號臺風“翠絲”生成。當天14時,其中心位于寧波東南方向約660公里的東海南部海面上,近中心最大風力8級,七級風圈半徑120公里-280公里。
更沒想到的是,“翠絲”比“桑達”還要“虛”。市氣象臺說,它將以每小時25公里-3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預計8月1日在黃海南部海面減弱消散。
總體來說,“桑達”“翠絲”擋住了副熱帶高壓的加強西伸,為已經快被“烘干”的我們爭取了短暫的喘息機會。
不過,臺風終究只是“過客”,無法撼動副熱帶高壓的“王者”地位。
中央氣象臺在7月31日發(fā)布的中期預報中提到,未來10天,我國江南及四川盆地東部仍將持續(xù)高溫天氣,但和此前相比,37℃以上高溫范圍和強度將有所減小。
市氣象臺在7月31日發(fā)布的10天預報中也提到,接下來我市多陣雨或雷雨天氣,最高氣溫在8月5日前將穩(wěn)定在34℃-36℃,8月5日起將抬升至37℃-38℃。
在今年7月,臺風基本屬于“失蹤人口”,這都要怪副熱帶高壓,它大范圍、長時間控制西太平洋地區(qū),難以形成對流,無法達到臺風生成所需的必要條件。
“桑達”“翠絲”走后,何日“風”再來?中央氣象臺在中期預報中提了一嘴:目前在我國臺灣以東洋面還有1到2個熱帶擾動活動,未來有可能生成臺風,給我國東南部海區(qū)帶來影響。
“秋老虎”要下山了
在“小火慢燉”中,我們將在8月7日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秋。
立秋“立”的是天文學意義上的秋天,真正體現季節(jié)轉換的是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對寧波來說,通常要等到10月初才會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
和想象中的秋“涼”不同,立秋多半還是和“熱”捆綁出現。在民間,人們常把立秋后出現的短期炎熱天氣稱為“秋老虎”,更有“立秋過后,還有老虎一頭”的說法。
關于立秋和“秋老虎”,民間還流傳著很多有趣的說法:
比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說的是立秋在一天中何時出現會對接下來天氣的冷熱產生影響。
比如“六月立秋緊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說的是在農歷六月還是農歷七月立秋,也會影響天氣的冷暖。
比如“秋老虎”還有公、母之分,若是雙日立秋,便是“母秋”,相對來說會更熱一點。
立秋這一天要吃西瓜
沒有秋意的立秋,顯得有些“索然無味”?
其實,換一個角度思考,沒有秋意的立秋,更需要我們有善于在生活發(fā)現美的眼睛和細品生活的心。
立秋的秋意是從“池水漸涼蟬唱稀”中聽出來的,是從“夜露沾鞋又濕衣”中摸出來的;是從“細雨斜風幾番過”中感受到的……
在老底子寧波人的習慣中,哪怕這個夏天“吃西瓜”吃到飽,到了立秋這一天,也一定要再吃一回。
人們管這叫“咬秋”,也叫“秋穢拔”。“秋穢”指的是夏天的穢氣、高溫,“秋穢拔”寓意要把一個夏天積攢的熱氣、濕氣都“拔”掉。
當然,這背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過了立秋,西瓜也差不多該下市了,吃上“最后一回”,也算是告別。
老底子還流傳有一種說法:立秋后不吃茄子,因為茄子有毒。
這個說法不靠譜,但也不是完全沒依據。因為秋后的老茄子中,茄堿含量比較高,過量攝入對人體會有影響,而且茄子屬于涼性食物,多吃會加重腸胃的負擔。
七夕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在“秋老虎”之前,很多男同胞可能已經被另外一個節(jié)日“撲倒了”——8月4日,農歷七月初七,素有“中國情人節(jié)”之稱的七夕節(jié)。
早在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前,商家就已經開始各路營銷,朋友圈、短視頻也都已經開始就“如何過七夕”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大家之所以把七夕和愛情聯系在一起,多半跟千古流傳的“牛郎織女鵲橋會”故事有關。可事實上,這并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
據傳,織女是個心靈手巧的小仙女,可以“十日之內,織絹百匹”。凡間的女子甚是羨慕,便在七夕夜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
或許,“乞巧”也是七夕的“正確答案”之一。
《西京雜記》中就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據傳是古代文獻中所見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
換句話說,七夕乞巧,寄托的是女子希望能和織女一樣善于紡織,可以織出云錦天衣的美好心愿。
這與當時的社會發(fā)展階段有關。自秦漢以來,我國長期處于以農業(yè)為主導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之中,紡織是廣大婦女的必修課。
在歷史的長河中,“乞巧”也從未退出過七夕“舞臺”。
在舊時寧波民間,每年七夕,姑娘們會用早稻制作美味的米饅頭作為供品,在夜幕降臨時對著明月許愿,希望自己能像織女一般心靈手巧。
姑娘們還會組織“比巧”,借著月光穿針引線,誰最快把七根針穿好,誰就是巧婦。
民間還有“卜巧”的傳統(tǒng)。從七月初一開始,姑娘們會用容器盛一些小麥種子,白天放在家里,晚上放在外面接露水;等到七月初七,麥芽長成,誰的麥芽根系發(fā)達,就預示誰更為心靈手巧。
寧波晚報記者石承承 文/攝
關鍵詞: